不停航施工管理成套技术

(一)业务背景

机场工程不停航施工有别于一般的施工作业,需在不影响机场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推进,施工组织受安全、时间、资源、工序、组织协调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施工的管理和实施要求十分严格,难度极大。

(二)主要服务及价值

•不停航施工对运行的影响分析评价咨询

基于飞行安全、运行效率及旅客体验三大维度,结合A-CDM(机场协同决策系统)实时数据,通过助航灯光正常率、净空高度符合率、等效连续A声级等量化指标构建动态评估模型,精准识别施工对机场运行的潜在影响。针对飞行安全,分析助航设施遮挡、电磁干扰及净空违规风险;针对运行效率,评估跑道容量利用率下降、滑行路径冲突及空中交通管制复杂度提升等关键问题;针对旅客体验,监测噪音污染、空气质量下降及服务设施受限等痛点。结合实时数据采集与仿真模拟技术,提出分阶段施工优化方案,确保施工活动与航班运行的动态平衡,最大限度减少航班延误率及旅客投诉率,保障机场整体运营品质。

•不停航施工风险管理研究咨询

依托国际民航组织(ICAO)风险管理框架,构建"识别-评估-控制-监测"全链条风险管理体系,对不停航施工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源进行了详细分类,系统性识别各类危险源,通过建立自有的评估指标体系,从飞行器损坏程度、人员伤亡和对运营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能够准确判别危险源的风险等级。制定一系列严格的措施和合理的应急预案,以最小成本获得更大安全保障控制风险。通过案例库建设与人员专项培训,形成风险预防、过程监控、应急响应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闭环,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

•不停航施工数字化安全管控

融合物联网(IoT)、GIS及智能穿戴技术,构建厘米级精度的数字化管控平台。通过智能安全帽实时定位施工人员,结合电子围栏越界声光报警功能,实现禁区侵入零容忍;采用RTK定位与三维净空面比对技术,动态监控机械高度与位置,超限自动触发停机指令。平台集成机场航班动态数据,优化施工窗口分配,并支持多部门协同(空管、场务、安保等)的实时数据共享,减少人为协调时间40%以上。依托AI算法分析历史事故数据,预测高风险作业时段,提前部署防护资源,实现安全管控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的转型。

•不停航施工工程设计方法优化

在设计目标、内容和流程等方向区别于常规工程设计,聚焦“安全优先、动态适配”原则,通过BIM技术模拟施工机械动线与航空器滑行路径的冲突点,优化交通组织方案。设计阶段嵌入净空限高算法,自动校验设施的高度合规性和安全性;采用模块化临时结构,实现快速拆装与重复利用。建立现场设计师常驻制度和跨部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空管航班时刻表与施工进度数据,动态调整设计方案,实现设计与施工的深度协同,确保设计方案的顺利实施。保障机场运行安全、最小化对机场运行的干扰、符合适航要求动态保持。这种系统化的工程设计优化方法,可以为机场建设及运营单位提供科学、高效的设计解决方案

•不停航施工工艺改进

针对民航机场不停航施工的特殊性,工艺改进聚焦于振动控制、净空管理、效率提升及便利性优化四大核心方向,通过技术创新与流程再造,最大限度降低施工对机场运行的影响。采用低振动设备,结合实时振动监测系统与隔振装置,精准控制施工振动对地下助航电缆及精密设施的扰动,确保导航设备稳定性。基于高精度三维测绘技术规划施工布局,设置动态净空警示标识与高空探测设备,实时监测机械高度及障碍物位置,并依据航班时刻表调整高耸设备作业时间,杜绝净空侵入风险。施工效率通过预置材料、多班组轮替等流程优化、快速施工技术和BIM数字化协同,在有限时间窗口内实现工序无缝衔接,确保工期可控。便利性则依托交通动线规划、临时设施配置及跨部门实时沟通机制,有效协调施工与机场日常运行需求,减少对旅客流线及保障车辆的干扰。这些改进措施系统性解决了时间、安全与效率矛盾,为机场在持续运营中高质量完成改扩建提供了技术保障。

•不停航施工专用特殊材料

快速固化土与道面快速修补材料两类核心材料用以解决不停航施工过程中时间窗口制约的难题。快速固化土采用水泥系等环保固化剂,可在常温下快速形成高强度地基,施工后2-4小时内即可支撑轻型设备,抗压强度随龄期增长达数兆帕,耐久性优异,耐水蚀及冻融循环,适用于跑道边缘、停机坪等狭窄区域的地基加固与修复,既避免土壤沉降风险,又减少施工粉尘污染,契合“绿色机场”理念。道面快速修补材料以超快凝结特性为核心优势,兼具施工简单、强度高、耐久,浇筑后1h即可通航,能快速完成跑道局部修补、助航灯光基础浇筑等任务,大幅压缩施工周期,减少对航班运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