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键技术介绍
利用传感器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技术,在机场附近部署一套集监测、预测、处理投诉、反馈于一体的全自动连续噪声环境监测系统,将雷达航迹、能源、航班信息和地理信息等数据信息整合在一起,构建一个以噪声事件分析、数据报告、噪声监测数据管理、航迹管理、航空噪声地图计算及预测为核心内容的机场噪声环境监测系统,以提升机场民用航空器噪声事件实时监测管理水平与精准溯源能力。


1.关键装备:雷达型固定航空噪声监测终端
雷达型固定航空噪声监测终端是一种用于监测和评估机场附近飞机噪声水平的设备。该设备通过整合噪声数据和雷达飞行跟踪信息,能够明确噪声监测终端处的飞机噪声水平,并用于评估机场附近的噪声环境。雷达型固定航空噪声监测终端主要由户外传声单元、气象单元、内置声源方向识别单元、内置雷达探测单元、数据采集控制单元等组成。
2.关键技术:数智赋能技术
依托飞机噪声监测点数据对模型计算值校核,建立优化的航空器噪声计算模型,实现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计算的精准化。通过系统集成与优化,将雷达航迹、能源、航班信息和地理信息等数据整合在一起,构建一个综合性的监测平台。
机场航空噪声计算软件或机场噪声监测平台,主要包括噪声事件分析、数据报告、监测数据管理、数据审核、航迹管理、噪声地图、噪声等值线计算等功能。

(二)科研项目
1.机场航空器噪声模型解构与优化
针对当前我国航空器噪声计算、预测方法和工具不足,过度依赖进口软件平台计算、预测与评估的技术短板问题,基于“噪声-功率-距离”衰减模型,突破飞机噪声源头、传播、映射、影响因子等关键算法,形成机场航空器噪声计算预测标准方法,实现飞机噪声在航空器航迹下方、侧向、拐弯角度等不同形态下稳定高精度计算与预测,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航空器噪声计算预测模型。
2.比较优势
(1)市场先发优势。2025年底前,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以上机场均需要上线噪声监测系统,以基本具备民用航空器噪声事件实时监测与精准溯源能力。科研基地是目前少数拥有2项及以上独立噪声业绩的公司。
(2)设计、实施一体化优势。科研基地已经中标了2个设计项目,承担了2个工程实施项目,具备设计阶段的提前介入、建设阶段一体化实施的经验和能力。
3.业绩案例
(1)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及第四跑道工程噪声及大气在线监测系统项目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噪声及大气在线监测系统项目,围绕机场噪声监测计算模型、机场噪声预测计算模型、机场噪声监测/预测可视化平台等方向开展课题研究,制定机场航空器噪声监测或治理领域团体标准。建设内容包括30个噪声监测站,建立环境监测系统平台,为本研究项目提供工程依托。项目在2024年4月—2024年12月完成现场设备安装调试,运维至2026年12月。

(2)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二期扩建工程环境综合监测平台项目
本项目以绿色机场运行监控为总目标,旨在建设一套集机场航空噪声、机场大气环境于一体的绿色机场、生态机场环境监测管理平台,在满足环保设施要求,通过环保验收和行业验收的同时,为机场智慧化管控和决策提供支持。科研基地负责提供包括噪声监测终端硬件设备、空气质量监测站硬件设备、环境综合监测平台软件、噪声监测子系统软件及配套软硬件设备设施的深化设计、生产、采购、供货、包装、运输、装卸、安全保证、现场安装施工、软件客户端开发、设备和系统调试、培训、运行、质保期内的运维保障服务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
在机场噪声影响范围内,共布设16套航空器噪声自动监测终端:其中 14 套雷达型固定航空器噪声监测终端用于同时获取飞机航迹信息和飞机噪声数据(通过网络系统将监测数据传输至机场航空噪声监测系统软件平台),2 套移动航空器噪声监测终端用于飞机噪声应急监测使用,2 套气象仪用于获取实时气象数据(用于降雨等天气条件下无效噪声数据的剔除)。布设1套标准空气质量监测站,1 套高精度空气质量监测站,用于机场及周边空气质量监测。搭建1套机场环境综合监测平台,实现机场航空噪声及空气质量的实时监测功能、机场航空噪声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功能,飞机航迹关联与管理功能、机场及周边航空噪声等值线绘制与预测功能等。


